 
3日上午10時,微信朋友圈又傳遞著一條尋找走失老人的信息:“男性老人,74歲,體胖,身高1.7米,頭戴黑色裘皮帽,深藍色羽絨服、深色褲子,腳穿黑色棉鞋,偶爾會犯糊涂。上午10時在白塔堡光明學校附近走失?!边@條尋人信息,被轉發(fā)至“遼寧愛心志愿者出租車群”里,經(jīng)與家屬核實情況后,近百名出租車司機開始在沈陽大街小巷尋找這位老人。 臨近中午,一條重要線索傳來:有人好像在渾南奧體中心附近看到過這位老人,老人當時登上了一輛輕軌車。 小區(qū)保安找到家屬 很快,老人的子女趕到上述地點,在相關部門協(xié)助下,調出了車站附近的監(jiān)控錄像。畫面顯示:10時59分,老人確實登上了一輛由北向南方向行駛的輕軌車。于是,家屬按照輕軌車沿途車站,逐一進行查找。然而,一直找到傍晚,也沒有找到老人的下落。 3日21時左右,好消息傳來:老人找到了。原來,蘇家屯區(qū)十里錦城小區(qū)保安夜晚發(fā)現(xiàn)一名獨自在街頭徘徊的老人,問啥都不回答。細心的保安發(fā)現(xiàn),老人手腕處戴著一只手環(huán),上面有家人手機號碼,由此終于與家屬取得了聯(lián)系。據(jù)家屬介紹,老人今年已經(jīng)74歲,姓吉。因小腦萎縮,好忘事,經(jīng)常轉向,特別是到了陌生的地方,更容易迷路。為了防止老人走失,一家人想過很多種辦法:專門配過手機,可是老人把手機裝在身上,常常聽不到鈴聲,當遇到頭腦模糊的時候,連手機也不會接。給他專門買過帶有定位功能、接聽功能的手表,但由于家人平時工作忙,老人記憶也不好,一家人常常忘記充電,沒電了也就形同虛設。直到不久前,定制了這個小手環(huán),把家人手機號碼印在上面,戴在老人手腕上,從來沒有拿下來過。也正是這個手環(huán)的幫助,才讓熱心的保安找到家屬。 延伸閱讀:如何防止老人走失 老人因為年紀大,記憶力下降,一旦出現(xiàn)走失的情況,不僅使家人擔心上火,而且對老人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。鑒于此,警方提醒,防止老人走失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。 在日常生活中要經(jīng)常教老人記住家人的姓名、電話、家庭地址或具體工作地址,家庭所在小區(qū)的具體名稱、附近有哪些標志性建筑物,如商場、市場、學校、公園等。提前預備身份卡片、防走失手環(huán)及一些食品在老人身上。身份卡片的制作比較關鍵,卡片上要注明老人的姓名、所住地址、家人聯(lián)系方式等相關信息,并且給老人戴上較特殊易辨認的掛飾品。這樣老人一旦走失,發(fā)現(xiàn)者可以及時與其家人取得聯(lián)系,也容易進行辨認
|